老兵东北边疆行记
戴洪

(一)

  • 沿途山景
  • 奔向隐于山沟里的军营

初秋,迎着一缕晨曦的阳光,我们一群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部队老兵,驾车从北京出发踏上了去往东北的边疆之行。第一站吉林省通化市。对通化这个边陲小城,老兵们心里充满了思念怀旧与期待和向往。她不仅是40年代就蜚声中外的著名葡萄酒产地,更是一群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奉献青春和年华的热土。难怪在到达当天参谋长欢迎的晚宴上,他们激动地开怀畅饮侃侃而谈,回忆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曾经的往事如数家珍。第二炮兵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威慑力量,根据实战需要大多都常年驻守在深山老林中,全年有7个月大雪封山给养极度缺乏,使当时的部队生活十分艰苦,高粱米饭、储存的萝卜、白菜是主要食物,战士们还要在没膝深的雪地中站岗放哨致使很多人冻坏了双腿;为了吃一个鸡蛋,竟然有人宁愿来回走40里山路......,说到动情之处不禁使人眼眶湿润。

  • 又见军营
  • 既熟悉又陌生

通化是一座美丽悠闲的城市,依托东北肥沃的黑土地,她植被茂盛物产丰富,潺潺的浑江水从城中蜿蜒流过,给这座小城凭添了几分别样的姿色。傍晚在默默流淌的江边徜徉,夜空繁星点点四周宁静怡然,这种空灵的感觉净化了人们的灵魂。我们双双对对互相搀扶依偎着边走边倾听老兵们当年在这里的奇闻逸事和这座城市40年的变迁历程,仿佛身临其境置身其中,很是享受!

第二天,得到部队领导的特别许可,我们参观了几处老兵当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第二炮兵某部在深山老林中的基地营房。这里曾经是他们一砖一瓦、一锹一镐奋力建设起来的,如今依然是完好如初雄姿不减当年。现在新一代的年轻人把这里修葺得更加人性化、现代化,更加完美,部队的战斗力也大大提高,生活待遇更是有了极大的改善。夕阳西下,我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这块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二)

  • 美丽的天池
  • 碧蓝如玉

长白山我们来了!对长白山的向往应该是从儿时课本中对她的描述就开始了,但无论你如何想象也不如亲眼得见她的真容那么让人震撼。秋天的长白山五彩斑斓姹紫嫣红雄伟巍峨美不胜收。高大的白桦、红松、紫椴、花楸、红豆杉配以红色、紫色、黄色、粉色、玫瑰色的各类鲜花,组成了树的王国花的海洋色彩的世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长白山对于人类的养育保护和善待给予了丰厚的回报。当我们在高速路休息区第一次见到松树结出的硕大松塔时,就被镇住了,再走近她看到丰收的榛子、栗子、松籽、蘑菇、野果和一些杂七杂八不认识的山货时,那真是被深深地折服了!这不禁让人暗自庆幸,长白山顽强地经受住了乱砍滥伐的洗礼,她丰美依然。

坐上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面包车在盘山公路上经过九转十八弯近似疯狂的路程,我们终于登上长白山顶峰,看到了梦中的天池。据说天池一年365天大部分时间被锁在浓雾缭绕细雨茫茫之中,很难看到真面目,这为天池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也使得能够真正看到她的人们多了几分神圣和自豪。上帝真的很眷顾我们,今天的山顶晴空万里霞光普照,一池碧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在黑色火山岩映衬下显得格外隽秀。是啊,对于围绕在天池边上寸草不生的死火山岩来说,天池的水来自何方,水中有什么生物?等等,等等,确实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疑问和遐想。但天池常年蓄水量20.4亿立方米,平均水深204米,水面面积9.8平方公里,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之源并成为该地区人们的水源地,这确是不争的事实。

(三)

  • 鸭绿江断桥
  • 集安口岸
  • 铁路通向对面的朝鲜

听说过集安(原名:辑安)这个小县吗?没来这里之前,恐怕很多人像我一样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地方,地图上也很难注意到这个边境小县。

  • 中朝友谊桥
  • 体验当年打敌机的感觉

但殊不知,她在上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中与丹东市一样都是中朝边境三大铁路桥口岸之一,承担着向抗美援朝战争运送部队、给养、辎重的艰巨任务。所不同的是丹东铁路桥被美军炸毁,而集安大桥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钢铁运输线。1950年10月1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10个军42万人在此秘密入朝,奔赴保家卫国的战场。

如今60多年过去了,集安县、丹东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遍布高楼大厦林次栉比,街道上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人民生活的富足美好。但鸭绿江对岸的朝鲜与我们相比可是天壤之别,那些去过朝鲜的人们形容,在朝鲜就像是回到了60-70年代的中国,仿佛时空穿越。对比之下,感慨万千……。

在集安在丹东中朝口岸铁路桥上,我们一行老兵循着历史的遗迹重温那个炮火连天的岁月,更深切地感受到父辈们打江山建立新中国的不易。大家在这里不停地拍照留念,仔细阅读每一段文字和图片介绍。几个老顽童还亲自操炮,体验当年打敌机的感觉,那叫一个开心!

(四)

  • 大连街景
  • 大连星海广场

海滨城市大连的变化更让人瞠目结舌刮目相看。在我依稀的记忆中,大连是一个依山傍海的小城市,高高低低的街道两侧排着高大的梧桐树,起起伏伏的马路边是异国情调的二三层小楼,显得那么舒适恬静。但今天的大连真的变“大”了!到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高架桥,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不逊于天安门广场的星海广场,风格迥异的各式建筑,展示给人们一种强烈的时代气息。今非昔比呀,大连已成为黄渤海之滨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一座国际化大都市。而更令人感触颇深的是现代大连人有着相当的素质修养,特别是驾车德,很让北京人汗颜......。到达后,大连朋友热情好客的海鲜饕餮盛宴把我们的这种美好感觉推向极致。一桌珍奇野生海鲜食材是他们亲自潜到深海捕捞的,打的大黄鱼、比目鱼、捞的海胆生蚝蛤蜊、捉的海蟹海参海蜇,让我们大开眼界大饱口福大喊过瘾,我们细细品味慢慢享受这从未品尝过的珍馐佳肴。

  • 鸟瞰大连
  • 军港旅顺口
  • 旅顺胜利塔

皮口港是距大连百十公里的一个客运港口,这里每天有几十班大小客轮发往周边的十几座岛屿。真得要再次感谢老天的眷顾,这两天海上晴空万里风平浪静,好像他老人家知道我们要渡海打渔。老兵们按计划兵分两路,一路乘船前往大长山岛故地重游;一路至格仙岛海上钓鱼,相约一天后仍在皮口港会合。

第一路人马在岛上又是会见老战友怀旧叙谈,又是拍照留念聚餐畅饮,忙得不亦乐乎。另一路海钓的人们更是毫不手软,身穿救生衣全副武装去赶海,区区半天时间就斩获花鲅鱼、黑鱼、黄鱼16余斤,真是过足了钓瘾!回到渔家吃上渔老板准备的螃蟹、扇贝、对虾、生蚝、蛤蜊等野生海鲜大餐,再喝着自己钓的鱼现熬的汤,那可真是鲜得没(音:mo)魂呀!

(五)

  • 碱蓬草将滩涂染红
  • 不同凡响的红海滩

只听说辽宁盘锦地区是优质大米的产地,哪知此地的红海滩更是有着独一无二的好风景。

在返京途中,为了看到这美景,老兵们绕道几十公里,踏着落日的余晖,来到红海滩国家湿地公园,入住附近的农户家。主人很是热情好客,又是烧开水又是烧火炕,把个小屋弄得暖乎乎的,盘腿儿坐在热炕上吃着香喷喷的盘锦大米饭、稻田蟹和农家小炒菜,朦胧中似是回到当年在部队野营拉练的日子里,别有一番味道!这一夜大家在男女宿舍的大通铺上睡得好香好甜啊!

  • 火红的碱蓬草
  • 金黄的稻田

红海滩果然是非同凡响,一望无际的碱蓬草把大片滩涂变成了红色的海洋。每年九月,碱蓬草由绿变红,与绿色的芦苇黄色的稻田形成鲜明的颜色反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大自然把这片肥沃的土地变成了调色板并尽情挥洒,描画出天空的湛蓝,碱蓬草的火红,芦苇荡的碧绿,稻田的金黄,真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六)

  • 老兵与参谋长夫妇(右数2、3)的合影(少了2位拍摄的老兵)

历时十三天,行程3300余公里的老兵东北边疆行,在祖国65岁生日前夕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忘不了通化市沁人心脾的葡萄佳酿,忘不了长白山难得一见的各式山珍野果,也忘不了大连生猛美味的野生海鲜大餐,更忘不了在欢送宴会上,伴着朝鲜姑娘美妙的歌声优雅的舞姿,我们敞开心怀放声高唱进而翩翩起舞那欢歌笑语的场景。

一路上的点点滴滴:各种笑话、段子、插科打诨,都让我们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相约下次再聚!

最后卖个关子,请大家猜猜:我们这次“老兵东北行”的团员均为曾经的老兵,其中有一对兄妹,一对姐妹,一对连襟,一对姑嫂,;一个大舅子、一个大姨子、一个小姨子;两个人是空军,三个人是战友,四个人是同一兵种,六对夫妻。请问我们一共是多少人?哈哈!猜对有奖哟!

2014年10月8日

[ 关闭窗口 ]